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数学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项目专家咨询会在宁召开

发布时间:2022-10-05

9月28日,由河海大学承担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数学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项目专家咨询会在宁召开。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处副处长张建民,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处主任吴子风,江西省高等级航道事务中心副处长况志强,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副处长陈九灵,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高工徐继铭,江西省港航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志华,江西省港航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吴雄,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高工朱世洪,水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项目负责人肖洋及项目骨干参与人员30余人参加会议,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副处长陈九灵主持会议。

本次咨询会采用现场+线上会议模式,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徐光、蒋千,交通部水运局原副局长解曼莹,江西省高等级航道事务中心教高罗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高朱立俊和罗小峰等六位知名专家应邀参加,徐光任专家组组长。会议开始前,各位专家与各单位参会代表首先在河海大学牛首山科技园模型试验大厅现场观看了鄱阳湖水利枢纽物理模型试验。

项目负责人肖洋教授对参会单位和专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关心表示感谢。他表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统筹解决鄱阳湖枯水期水安全问题的综合性骨干工程,其建设运行将对入江水道段航道通航水流条件产生一定影响,开展有关通航影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介绍了本项目主要回答的三大问题和研究思路。

接着,项目技术负责人、水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涛涛从工程概况、前期工作进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枢纽下游最低通航设计水位合理性分析、枢纽工程河段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枢纽工程对航道的影响和总结与建议七个方面进行了成果汇报。

各位专家与各单位参会代表对项目工作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会专家对项目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认为河海大学针对枢纽下游水位下降分析、工程河段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枢纽工程对航道的影响等关键问题,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方法合理,取得的研究成果丰富、资料详实,结论可信,同时表示取得当前成果属实不易。

近年来,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长江干流同流量水位降低,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减弱,鄱阳湖出现了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枯水位下降等水文现象,造成鄱阳湖湖区水生态系统退化、城乡供水矛盾加剧、通航能力受阻等问题。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改善供水、灌溉、渔业、航运等条件,江西省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纳入国家2020年至2022年拟开工建设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施工总工期88个月,工程静态总投资161.26亿元,论证至今已逾十年。通航影响评价是工程获批建设的两个制约性条件之一,河海大学承担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数学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项目总经费634.6万元。项目建立了鄱阳湖入湖支流、鄱阳湖湖区、入江水道、长江汉口-河口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和入江水道河工物理模型,结合水沙河演分析,科学回答了百年尺度枢纽工程下游最低通航设计水位预留1.12m降幅的合理性,分析了枢纽工程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和枢纽工程对航道的影响等,优化了枢纽上游引航道和下游锚地设计方案,为《航评报告》编制和枢纽设计、运行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文/张涛涛 图/张涛涛 审核/刘平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