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幼:70载治淮 从多灾到安澜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0-08-23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从河南桐柏山的山间清泉起步,由西向东,一路携川纳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4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千米,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流域内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

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北文化的过渡地带。在这里,勤劳勇敢的流域人民创造了闪耀古今的历史文化,为今人留下了引以为豪的先哲思想和浩如烟海的珍贵典籍。流域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淮河流域更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矿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作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经济区的覆盖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0年光辉治淮历程

淮河是一条复杂难治的河流。由于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复杂的水系河性特征,特定的社会人文因素和黄河夺淮的深重影响,淮河流域成为极易孕灾地区。据统计,从14世纪至19世纪的500年间,发生了较大水灾350次,严重旱灾280多次,频发的水旱灾害给淮河流域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淮河治理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从远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开始,历朝历代为了根治淮河水患,从未停止探索和治理的脚步。但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限制,流域人民期盼淮河百年安澜的梦想一直难以实现。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淮河治理的新纪元。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做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经过70年的持续治理,极大地改变了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落后水利面貌,为流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新中国成立之初,淮河迎来新生。1950年夏季淮河发生洪水,党中央毅然把抗美援朝与治理淮河作为抵御外患和治理内忧的两项重大决策。同年8月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并于10月14日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并通过中央治淮视察团将镌绣着这一题词的4面锦旗授予治淮委员会以及河南、安徽、江苏3省治淮指挥部。从那时起,新中国第一次治淮高潮在千里淮河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在此期间,恢复和整修了淮河的重要堤防,修建了淮北大堤及下游的三河闸,在皖西大别山区建起了以佛子岭水库为代表的水库群,在河南境内完成了石漫滩、薄山、南湾等山区水库建设;1951年编制完成新中国第一个治理淮河规划——《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1956年和1957年先后编制完成《淮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沂沭泗流域规划报告》。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初步改变了淮河“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落后面貌。

(2)非常年代,治淮持续推进。1958年治淮委员会被撤销,治淮工作改由流域4省分别负责。这一时期,由于没有按流域实行统一治理,边界水事纠纷频繁,流域内战略性骨干工程无法实施,防洪标准难以提高,一些工程老化失修,河流阻水障碍严重。但治淮仍未间断,1969年和1970年国务院两次召开治淮工作会议,持续推进淮河治理。

这期间群众投工投劳做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兴建了宿鸭湖、昭平台、小塔山、白龟山、石梁河等众多的大中小型水库和淠史杭、南湾水库、沂北、泼河等大中小型灌区;兴建江都抽水站,整治斗龙巷,开挖洙赵新河,实施韩庄运河扩大、惠济河治理、新沂河续建等多项工程。这期间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在淮河流域广泛开展的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困难和曲折是短暂的,1969年国务院成立治淮规划小组,1971年设立治淮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1977年恢复成立治淮委员会。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期,治淮也重新纳入按流域统一治理的轨道。国务院于1981年、1985年两次召开治淮会议,要求必须按流域统一治理。这一时期,茨淮新河、怀洪新河、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等重要工程陆续上马,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黑茨河治理、新沂河治理、淮北大堤蚌埠段退建等工程先后建成,流域水污染防治、淮河清障、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等顺利开展。1971年编制完成《关于贯彻执行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指示的情况报告》,提出兴建一批“蓄山水”“给出路”“引外水”的战略性骨干工程。1981年开始修订淮河流域综合规划,保障了治淮事业的持续发展。

(3)1991年大水之后,治淮再掀热潮。1991年,国务院及时召开治淮、治太会议,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提出实施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再次掀起治淮建设高潮。1992年、1994年和1997年又先后召开3次治淮会议,要求加快治淮步伐。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于10月召开常务会议和治淮工作会议,要求把治淮作为全国水利建设重点,加大投入,加快步伐,2007年底基本建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

2010年国务院再次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决定进一步治理淮河,明确38项进一步治理淮河工程任务。2011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了进一步治理淮河的目标和各项任务。这一时期,流域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先后编制完成10余项流域重要规划。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至2009年全面建设完成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等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2007年大水后实施了移民迁建和灾后重建工程,2002年、2003年分别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在这一时期也大规模展开。

(4)党的十八大以来,淮河焕发勃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黄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等作出重要部署,发出了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为治淮工作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2019年,水利部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治淮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治淮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指引,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了引江济淮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重要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采砂管理、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等一批重要规划编制工作,为推进流域保护与治理、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38项进一步治理淮河工程任务中,上游出山店水库、前坪水库已基本建成,中游行蓄洪区调整建设蚌埠—浮山段已基本实施完成,王家坝—临淮岗段、正阳关—峡山口段正在加快实施,下游淮河入江水道整治、洪泽湖大堤除险加固、分淮入沂整治已实施完成。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稳步推进,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全面开展,重要支流治理正在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分别于2013年、2014年建成通水。其他列入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项目中,引江济淮开工建设,庄里水库、江巷水库等已基本建成,南水北调东线二期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这一时期,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民生水利工程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治淮重点工程及其运用实践和效益

治淮重点工程

(1)淮河水系

干支流控制性工程。淮河水系现有各类水库3000多座,总库容约203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0座,控制面积1.78万平方千米,总库容152.01亿立方米,防洪库容45.06亿立方米。淮河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100年一遇设计滞洪库容85.6亿立方米。

蓄滞洪工程。淮河水系现有湖泊和蓄滞洪区共14处,总容量259.93亿立方米,蓄滞洪容量191.84亿立方米。其中,淮河干流有蒙洼、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南润段、邱家湖6处蓄洪区及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蓄洪容量96.14亿立方米;淮北支流有杨庄、老王坡、蛟停湖、泥河洼、老汪湖5处滞洪区,滞蓄洪容量8.59亿立方米;洪泽湖、高邮湖等湖泊总容量158.17亿立方米,蓄洪容量90.08亿立方米。

河道、堤防。淮河水系主要堤防8070千米,其中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大堤等Ⅰ级堤防长1240千米,Ⅱ级堤防长1408千米。淮河干流主要河段的现状泄洪能力上游为7000立方米每秒,中游王家坝—正阳关接近7000~9400立方米每秒,正阳关—洪泽湖接近10000~13000立方米每秒,下游入江入海的泄洪能力接近15270~18270立方米每秒。茨淮新河分洪、泄洪能力2300~2700立方米每秒,怀洪新河分洪、泄洪能力2000~4710立方米每秒。淮河支流洪汝河班台以下泄洪能力3000立方米每秒,沙颍河泄洪能力漯河—阜阳3000~3910立方米每秒、阜阳以下3760立方米每秒,涡河泄洪能力惠济河口以下1900~2400立方米每秒。

行洪区。淮河干流现有姜唐湖、寿西湖、董峰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汤渔湖、荆山湖、方邱湖、临北段、花园湖、香浮段、潘村洼和鲍集圩共13处行洪区,使用频率在5年一遇至20年一遇,可分泄河道流量的20%~40%,是淮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沂沭泗河水系

水库。沂沭泗河水系现有各类水库2000多座,总库容约77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8座,控制面积0.92万平方千米,总库容47.84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32亿立方米。

蓄滞洪工程。沂沭泗河水系现有大型湖泊和蓄滞洪区4处,总容量99.35亿立方米,蓄滞洪容量71.58亿立方米,其中黄墩湖、南四湖湖东滞洪区2处蓄滞洪容量18.38亿立方米;南四湖、骆马湖大型湖泊2处,总容量80.97亿立方米,蓄洪容量53.20亿立方米。

河道、堤防。沂沭泗河水系主要堤防长2930千米,其中南四湖湖西大堤、新沂河堤防等Ⅰ级堤防长476千米,Ⅱ级堤防长734千米。骨干河道中下游河段泄洪能力:沂河祊河口—刘家道口—江风口—苗圩为16000~12000~8000立方米每秒;分沂入沭4000立方米每秒;沭河大官庄8150立方米每秒,老沭河2500~3000立方米每秒,新沭河石梁河水库以下6000~6400立方米每秒;韩庄运河、中运河5000~6700立方米每秒;新沂河沭阳以下7800立方米每秒。入海总泄洪能力14200立方米每秒。

治淮工程运用实践及效益

7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军民团结抗洪,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先后战胜了1954年流域性特大洪水,1991年、2003年、2007年流域性大洪水和2020年流域性较大洪水(正阳关以上区域性大洪水)。在防御历次洪水中,采取“拦、泄、蓄、分、行、排”等综合措施,充分发挥防洪工程重要作用,实现了对洪水的科学有效防控,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夺取了防汛抗洪工作的全面胜利。

“拦”就是充分利用淮河上游大型水库拦蓄洪水,为淮河干流拦洪错峰。据统计,淮河水系18座大型水库在2003年和2007年防洪调度中分别拦蓄洪水20.2亿立方米和21.0亿立方米,拦洪削峰效果显著。

“泄”就是提前预泄腾出河湖库容。在2003年防洪调度中,充分利用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和灌溉总渠加快泄洪,洪泽湖共泄洪33天,累计下泄洪量44亿立方米,降低洪泽湖最高水位0.40米。在2007年防洪调度中,提前开启蚌埠闸预泄,有效降低蚌埠闸上水位1.82米,为迎接上游洪水和排涝创造了有利条件。

“蓄”就是充分运用蓄滞洪区滞蓄洪水。适时运用蒙洼、城东湖等蓄洪区蓄滞洪水,有效削减淮河洪峰。2003年蒙洼蓄洪区两次共蓄洪5.5亿立方米,降低王家坝水位0.20米,将29.30米以上高水位持续时间缩短24小时。2007年蒙洼蓄洪区蓄洪2.5亿立方米,降低王家坝水位0.20米,降低正阳关水位0.10米,削峰效果显著。

“分”就是及时启用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分洪河道分泄洪水,减轻淮河干流防守压力。2003年茨淮新河4次开闸行洪,累计分洪9亿立方米,降低正阳关水位0.20米;怀洪新河3次开闸分洪,累计分洪17.2亿立方米,最大降低蚌埠河段水位0.50米。2007年,怀洪新河分洪2.3亿立方米,使淮河蚌埠以下河段水位提前2~4天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

“行”就是启用行洪区行洪,扩大河道行洪断面,增加河道过洪流量。2003年启用了洛河洼、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唐垛湖、荆山湖、邱家湖7处行洪区,增加河道过洪流量1500~2000立方米每秒;2007年启用了上六坊堤、下六坊堤、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石姚段、洛河洼、荆山湖8处行洪区,增加河道过洪流量800~1500立方米每秒,有效降低淮河干流水位

“排”就是及时退水排涝。茨淮新河、怀洪新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等河道完成排洪任务后立即转入排涝。合理制定行蓄洪区退水方案,相机开启蒙洼、城东湖等蓄洪区退水闸门,及时退水排涝。

据统计,1991年、2003年、2007年大水中,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呈逐步减少趋势,2007年成灾面积2380万亩,分别比1991年、2003年减少60.5%和38.8%;转移人口80.9万人,分别比1991年、2003年减少145.2万人和126.1万人;特别是在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的情况下,2007年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1991年、2003年减少54.3%和45.7%。2019年沂沭泗水系发生1974年以来最大洪水,通过科学调度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安全下泄,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应对淮河2020年第1号洪水的过程中,治淮工程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淮河流域先后启用了蒙洼、南润段、上六坊堤、邱家湖、姜唐湖、下六坊堤、董峰湖、荆山湖8个沿淮行蓄洪区,降低了淮河上中游干流洪峰水位0.20~0.40米,有力减轻了干流堤防的防守压力。压减出山店、鲇鱼山水库泄洪流量,拦洪削峰错峰,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等水库适量控泄,7月14—23日,淮河水系21座大型水库共拦蓄洪水约21亿立方米,加大洪泽湖下泄力度尽可能为淮河干流洪水顺利下泄创造条件,在严峻的防汛形势中确保了总体情况可控。

 

70年治淮成就辉煌

70年来,勤劳智慧的淮河流域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治淮建设,实现了沿淮人民的千年夙愿,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保障。

(1)基本建成较完善的流域防洪除涝减灾工程体系,具备抗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性最大洪水的能力。经过70年不懈努力,淮河流域已初步形成由水库、堤防、行蓄洪区、湖泊、水土保持和防汛指挥系统等组成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实现了淮河洪水入江畅流、归海有路,基本理顺了紊乱的水系,改变了黄泛数百年来恶化的局面。流域总体防洪标准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各工程联合运用,已具备抗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性最大洪水的能力。

70年来,淮河流域兴建水库6300余座,总库容329亿立方米,控制面积和防洪库容大幅增加。开挖茨淮新河和怀洪新河等人工河道2100多千米。建设各类堤防约7万千米,建成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实施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等工程措施,淮河干流现有蒙洼、城西湖等14处干支流蓄滞洪区,总设计蓄滞洪量122亿立方米,姜唐湖、寿西湖等13处淮河干流行洪区,充分运用可分泄河道设计流量的20%~40%。实施淮河行蓄洪区滩地移民迁建和淮干滩区居民迁建,累计安置87万余人,使人们远离洪水威胁,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淮河干流下游加固洪泽湖大堤,兴建三河闸,全面整治入江水道,开挖分淮入沂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建成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淮河下游排洪能力由新中国成立前的不足80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15270~18270立方米每秒。推进黑茨河、包浍河、奎濉河重要支流和江苏省川东港及里下河、南四湖等重点平原洼地治理。

(2)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持续推进,有效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淮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合工作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以不足全国4%的水资源总量,承载了全国13%的人口、11.7%的总耕地面积,贡献了全国8%的国内生产总值(GDP)、17.4%的粮食总产量,有效地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历经70年建设,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基本形成。流域内水库、塘坝、水闸工程和机井星罗棋布,建成水库6300余座,塘坝约40万座,引提水工程约8.2万处,规模以上机电井约144万眼。兴建了引江、引黄、南水北调东中线等调水工程,打造了一横多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建成通水,对缓解北方地区、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引江济淮工程2016年12月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解决沿淮、淮北地区及输水沿线工业和城乡生活供水不足问题,形成连接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第二条水运通道。建成江都抽水站及沿线提水泵站、泰州引江河、通榆河等工程,开挖三阳河,整治卤汀河、泰东河和里下河腹部河网,形成“两河引水、三线输水”的格局,向里下河地区和苏北东部沿海输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引江济淮、苏北引江等工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四纵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格局。

(3)持续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河湖水质不断向好。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经历了水质保护、水功能区保护和河湖生态保护的不断发展历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流域性水污染恶化趋势已成为历史,入河排污量明显下降,河湖水质显著改善,水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污染防治全面推进。1995年8月,国务院颁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污染源治理、实施污水集中处理、修复水生态系统、开展水污染联防等一系列措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展,2005—2020年淮河未发生大面积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有效保障了沿淮城镇用水安全。河湖水质持续改善。合理划定水体使用功能,建立了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制度。2018年淮河流域主要跨省河流省界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水比例为38.0%,比1994年上升25.0%;Ⅴ类和劣Ⅴ类水比例为20.0%,比1994年下降57.0%。2018年淮河流域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0.8%,比2011年上升20.8%。流域河湖水质明显改善。入河排污量显著下降。依法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严格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监测,有效遏制了超标排污行为。2018年淮河流域化学需氧量(COD)入河排放量20.69万t,氨氮入河排放量1.77万t,比1993年分别削减了86.2%和80.3%。水污染联防不断完善。通过采取枯水期污染源限排、水闸防污调度及水质水量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等措施,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联防联治。2005年以来,流域机构对联防区域内重要水闸防污调度200多次,安全下泄沙颍河、涡河污染水量250多亿立方米,淮河干流连续15年未发生因支流污染水体下泄导致的水污染事故。

 

70年治淮经验珍贵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70年治淮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1)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治淮工作的根本保证。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淮河作为全国江河治理的重点,摆在关系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先后12次召开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指明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方向,明确了水利工作的重点,极大地推动了淮河治理进程。

(2)丰富和完善治淮思路是做好治淮工作的基本前提。新中国治淮伊始,中央就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成为淮河治理的重要指导原则。通过长期治淮实践,对淮河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指导下,以“蓄泄兼筹”为核心的治淮方略不断完善和丰富,更加突出强调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治淮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3)坚持科学规划是做好治淮工作的重要基础。70年来,治淮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了一系列流域治理规划,科学指导治淮工作,形成了综合规划与专项规划相配套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提出了治淮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明确了各项治淮工作的指导原则、工作重点、基本要求和保障措施,为深入推进流域治理和强化流域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指引,开展了引江济淮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等一批重要规划编制工作,为推进流域保护与治理、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4)不断推进科研创新是做好治淮工作的有力支撑。治淮工作科技含量日益增加,信息采集、网络通信、水利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不断融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积极开展关系流域水利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研究,为进一步治理淮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理论支撑。

(5)坚持团结治水是做好治淮工作的强大保障。淮河治理是一个有机整体,上下游互为一体,左右岸唇齿相依,兴利除害相辅相成。多年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忠实履行流域管理职责,在淮河治理过程中做了大量沟通、协调、组织、督促、检查工作。流域各省充分发扬团结治淮的优良传统,顾全大局,加强协调,相互支持,鼎力合作,全力支持治淮工程建设。一代又一代治淮工作者薪火相传,栉风沐雨,为治淮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70年治淮效益显著

治淮70年,一大批防洪工程相继建成,淮河干流排洪更加通畅,支流防洪减灾标准提高,洪水调度、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供水结构更加多元,用水效率明显提高。淮河流域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有效保护了河湖生态环境安全,重点区域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流域水环境保障能力逐步提升。流域加强综合管理建设,流域管理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治淮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淮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保障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70年治淮总投入共计9241.5亿元(2010年不变价,下同),直接经济效益47617.9亿元,投入产出比1∶5.2。

总投入中,中央及省级以上投入3943.9亿元,占总投入43%;地方投入2275.9亿元,占总投入25%;群众投入644.8亿元,占总投入7%;水利事业费投入1416.5亿元,占总投入15%;其他投入960.4亿元,占总投入10%。

总投入中,防洪减灾投入2148.7亿元,效益17225.9亿元,投入产出比1∶8.0,累计减淹耕地面积55586万亩。除涝工程投入1777.1亿元,效益7490.1亿元,投入产出比1∶4.2,全流域达到规划除涝标准的耕地面积11901万亩,增产粮食3476亿千克。灌溉投入1834.8亿元,效益8680.6亿元,投入产出比1∶4.7,增产粮食5148亿千克。水资源配置投入1219.1亿元,效益2929.9亿元,投入产出比1∶2.4,累计增供水量3284亿立方米。其他投入2261.8亿元(包括水土保持、农村饮水、水力发电、城镇供水、水利生态保护、水产养殖、航运等),效益11291.4亿元,投入产出比1∶5.0。

这一个个让人惊喜的数字,印证了治淮70年来取得的斐然成绩。这成就里,饱含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镌刻着老一辈治淮人不舍昼夜的丰功伟绩,凝聚着几代建设者的青春与梦想、智慧和汗水,见证着淮河流域从水系紊乱、人民流离失所到防洪工程体系建立、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实足迹。70年,治淮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治淮人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

 

工作展望 

70年来,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不相适应,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进一步提高淮河上游山丘区拦蓄能力。淮河上游山丘区拦蓄洪水能力仍然不足,应按照淮河流域综合规划安排,加快淮河上游山丘区白雀园、袁湾、下汤、张湾等控制性工程建设,同时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研究梅山、响洪甸等现有水库的特征水位和联合调度,加强现有水库的互联互通。

(2)加快淮河中游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及区内居民迁建。为保证中游行蓄洪区及时、安全、有效运用,进一步提高淮河干流行洪能力,应加快推进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淮河行蓄洪区和淮河干流滩区居民迁建。对于行蓄洪概率相对较小的行蓄洪区,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研究通过扩大淮河干流河道泄洪能力,进一步调整行蓄洪区。

(3)进一步扩大淮河下游入江入海能力。淮河中游地势低平,洪水下泄不畅,加之洪泽湖对淮河中游的顶托,极易造成淮河中游因洪致涝。为进一步提高淮河洪水入江入海能力,进一步降低淮河中等洪水洪泽湖对淮河中游的顶托影响,应加快推进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同时实施三河越闸,进一步增加洪泽湖中低水位时的泄流能力。

(4)进一步研究淮河干支流排水关系。近年来,淮河支流排水能力进一步加大,沿淮地区也兴建了众多抽排水泵站,淮河工情发生了较大变化。下一步应进一步研究淮河干支流排水关系,优化淮河防洪工程布局。

(5)进一步优化完善流域水资源配置与分配体系。以“一横四纵多点”为框架和布局,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引江济淮、沿海引江等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推进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沿淮湖泊洼地洪水资源利用,结合防洪水库建设,建设一批水源工程,深入开展蓄水湖泊控制水位优化调整研究。加快推进主要跨省河流水量分配和调度,加快形成流域水量监管体系,提高调配监管能力。

(6)进一步完善监测预报预警与调度非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水文站网,强化巡测能力建设,建立气象水文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研究建立适应于不同前期条件、降水分布极端不均以及干支流互相顶托的精细洪水预报方案。针对淮河复杂水工程群,研究建立“拦、泄、蓄、分、行、排”等多防洪工程措施下的水工程智能综合预报调度体系,实现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智慧化,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更好地运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指导治淮工作实践,全面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紧密结合淮河流域水利改革发展实际,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持续推进以解决上游防洪标准偏低、中游行洪不畅、下游洪水出路不足、行蓄洪区人居安全、低洼地区排水不畅和因洪致涝、中小河流和中小水库安全以及非工程体系建设等问题为重点的新一轮治淮建设,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流域防洪抗旱减灾标准和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来源: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肖幼